茶业培训体系建设方案,茶产业培训
日照东港欲做强茶产业,做亮“日照绿茶”品牌
近日,日照市东港区茶业管理局公布2014年工作计划指出,全区茶业工作的基本思路: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根据区茶业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将“绿色茶业”和“项目建设”作为全年工作的着力点,做强东港茶产业,做亮“日照绿茶”品牌。
日照市东港区致力于强化其茶产业发展,着力提升“日照绿茶”品牌形象。2014年的工作计划中,东港区茶业管理局明确了六大战略方向:首先,重视质量,构建“茶安全三体系”。
工商部门在对市场有效监管的同时还指导帮助绿茶生产企业建立和完善商标使用档案,确保日照绿茶商标使用正确、合法、规范。2011年5月,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批准“日照绿茶”为中国驰名商标,这是做大做强“日照绿茶”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第三大推荐是淞晨日照绿茶(日照淞晨茶业工贸有限公司)。淞晨茶业是山东茶文化协会的理事单位、日照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集茶叶科研、培育、种植、加工、销售和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公司成立于2006年,于2012年11月26日在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挂牌上市。
首先,御青日照绿茶是由日照御青茶业有限公司精心打造。该公司不仅专注于茶叶的生产销售,还涵盖了科研、文化、教育和旅游等领域,是业内首个实现全产业链控制的综合性集团公司。2003年,御青绿茶因其卓越的食品安全表现,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如“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
榕城区整合各方资源打造特色“茶名片”
1、榕城区积极整合各方力量,打造独具特色的“茶业名片”,以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街区创富体系的建设目标。首先,该区在成立茶业商会和电子商务协会的基础上,引导茶商联合发展,强化茶业特色街的地位,使之成为榕城产业引进的重要平台。
2、然而,回龙茶品牌发展面临挑战,厂家众多而品牌稀少,加工工艺和品质参差不齐,限制了其市场影响力。为此,梁河县农业局提出整合茶资源,通过引导市场化,培育龙头企业,创建名优品牌,提升茶园基地规划,以期实现茶农、茶商、茶企和政府的共赢发展。
3、新疆,这个坐落在我国西北边陲的广袤之地,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为特色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条件。尤其在喀喇昆仑山北麓的和田地区民丰县,当地人珍视的一种花茶——“古丽恰尔”,成为了这里的独特“茶名片”。
4、在4月20日的“春来喜看贵茶绿”主题采访中,采访团深入瓮安县,探寻欧标茶的严格选材过程。在建中镇鑫产园茶业种植基地,满山金黄的茶叶吸引了众人目光,其中的黄金芽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背后是黄红缨历时数年找到的适合茶叶生长的净土。
5、版纳有普洱,临沧有滇红,普洱市虽然是生产普洱茶、绿茶、红茶与乌龙茶的宝地,但缺乏普洱与临沧那样名震天下的茶名片,包忠华深入考察了普洱市的茶资源,提出了“普洱晒红”的全新概念,即以云南大叶种茶鲜叶为原料,通过萎凋、揉捻、发酵、日晒工艺而成“普洱晒红”原料,再加工成型为普洱晒红产品。
罗红江:打造西双版纳州云茶产业新格局
1、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之一,也是普洱茶的发祥地和茶马古道的源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委副书记、州长罗红江日前接受“高原美·云茶香”采访组专访时表示,将推动茶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开拓西双版纳州云茶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2、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之一,也是普洱茶的故乡和茶马古道的起点。州委副书记、州长罗红江近期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了他对推动西双版纳州云茶产业新格局的信心和规划。西双版纳州的茶产业拥有显著的优势,包括其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茶树资源、优质的茶叶品质以及深厚的茶文化底蕴。
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作为世界茶树原产地的核心地带和普洱茶的发源地,州长罗红江正致力于打造全新的云茶产业发展格局。该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如山区丰富的热量、充沛的雨水、肥沃的土壤和高覆盖率的植被,为大叶茶树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西双版纳州的茶产业优势突出,拥有多种茶种和优质茶树资源。
4、在西双版纳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任职期间,罗红江积极组织并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山区综合开发、冬季农业开发和“生物富州行动”。他致力于打造天然橡胶、普洱茶、生物油、云麻、傣药南药、竹产业、绿特食品七大基地,成功推动了传统生物产业的巩固与新兴生物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