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室服务阵地建设方案? 建立社工服务站?
社工机构注册申请流程
1、编写章程:编写社工机构的章程,包括机构名称、目的、业务范围、成员、管理机构、资金来源、资产管理等内容。 名称预先审核:提交机构章程,申请机构名称的预先审核。 登记申请:将机构章程和名称预先审核结果,作为社工机构登记申请材料,提交到当地市民政局进行登记申请。
2、提交申请书:向当地民政部门提交详细的申请书,描述机构的定位、服务目标、服务范围、人员配置和财务预算等内容。等待审批:民政部门对申请书进行审核,如果通过审批,将颁发立项证书,标志着社工机构的正式成立。办理注册手续:填写登记申请书:依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的相关规定,填写登记申请书。
3、武汉市成立社工机构的流程大致如下:策划与筹备:首先需要制定策划方案,包括机构名称、定位、服务目标、服务范围、人员配置、财务预算等,并筹集资金和招聘社工人员。申请立项:向当地的民政部门提交申请书,详细说明机构的定位、服务目标、服务范围、人员配置、财务预算等,并等待审批。
开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需什么条件
二)在开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时,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机构的设立者至少应有一名持有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的人员,或者两名持有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的人员。- 机构应具备一个合法、规范的名称,完善的组织结构,以及固定的办公地点。
一)开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要求至少包括以下条件:- 设立人中至少应有一人持有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或者至少有两人持有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 必须具备规范的机构名称、必要的组织架构以及固定的办公场所。
配备与业务活动相符的工作人员:机构应拥有足够数量且具备相应专业能力的工作人员,以确保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社会工作服务。拥有合法资产:机构必须拥有与其业务活动相匹配的合法资产,其中非国有资产的份额不得低于总资产的三分之二,以确保机构的财务稳健和可持续发展。
一)设立人中至少有一人取得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或者至少有两人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二)有规范的名称、必要的组织机构和场所。(三)拟聘用的专职工作人员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取得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者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者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注册社会工作机构需满足一系列条件。首先,必须获得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批同意,这一步骤确保了机构的合法性和专业性。其次,机构名称应遵循民政部发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管理暂行规定》(民发〔1999〕129号),并具备必要的组织架构,这有助于保障机构的运作规范和透明。
社区阵地建设定义
社区阵地建设涵盖多个层面,包括社区组织机构、人员配置与服务范围,旨在构建高效服务网络。同时,关注社区社会环境、法制环境,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促进家庭和睦与邻里和谐。通过提升社区居民自助与互助能力,加强社区凝聚力。着眼于居民的全面发展,社区阵地建设注重思想品德教育、青少年成长引导、老年人关怀与心理支持服务。
社区建设指的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完善服务,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健康发展,提升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它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社区阵地建设是指围绕社区全面发展、全面服务社区居民的相关硬件和软件建设。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家庭与家庭,也关系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沟通。切实将社区居委会与社区阵地的配套建设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实现社区居委会阵地建设与城市大变样同步发展。
社工站建设是谁提出的
王思赋。社会工作服务站是行政吸纳组织模式下社会工作组织形式的创新探索。通过社工联动社区内外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教育、文化建设、社区共融等专业社工服务,以提升居民参与度,协助居民适应新环境,增强邻里互动,建幸福和谐社区。近年来,社区治理与民生服务上的需求越来越丰富多元、期盼越来越高。
港英政府在80年代大力开展了服务热线和社会工作转介机构的建设。进入90年代后,香港社会工作界进一步提出“发展全面照顾,提供优质服务”。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香港的社会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年7月20日,人事部、民政部联合发布了《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国人部发[2006]71号)2006年10月11日,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 *** 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调研评价:李文杰副局长对固阳县在“五社联动”与社工站建设上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固阳县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工作建议:李文杰副局长强调,固阳县应进一步整合组织部、宣传、残联、卫健等多方力量,共同推进“五社联动”与社工站建设工作。
“双百计划”是一项由广东省民政厅发起的重要社会服务项目。自2017年起,该项目分两批建设了407个镇(街)社工服务站。每个社工服务站配置了3至8名专业社工,他们由镇(街)直接聘用,并接受省级统一的监督管理。
负责对社会建设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县以上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关决议、决定在县域内执行情况的检查督促,并向主任会议、常委会提出报告。负责组织对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颁发的有关社会建设方面法律法规草案的讨论,搜集、整理修改补充意见,综合上报。